新闻资讯
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资讯 > 时事聚焦

打造养老服务新模式,一鑫养老院在行动!

发布时间: 2022-05-02 作者:遵义市红花岗区一鑫老年护养院 分享到:
二维码分享

养老服务新模式:

  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行动。 这一重要部署对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 目前,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.12亿人,占总人口的15.5%; 残疾和半残疾老年人约3750万人,占总人口的2.8%。 做好养老服务是**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,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工作。 中国红十字会职业发展中心(以下简称职业发展中心)弘扬“仁爱、博爱、奉献”的红十字精神,坚持“关注民生、回报社会”的公益理念。 社会”,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优势,致力于在老年公益事业中,积极探索公益服务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新模式,初步形成了三合一 “耀阳老年公寓”、“耀阳护理中心”、“耀阳保姆服务”一套养老服务体系。 总结多年实践经验,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“积极开展应对老龄化行动”精神,更加突出养老服务重点, 创新服务手段和方式,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促进养老服务的作用,发展中的积极作用。


遵义一鑫养老院在行动:

   承担公益性养老的主体责任。  “政府主导、市场化”的社会化养老已成为大势所趋。 在养老服务方面,各级政府承担着“保本、建机制、强监管”的责任。 在充分发挥“后盾”作用的同时,尊重市场规律,降低民间资本进入门槛,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。 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,为市场化养老产业发展“保驾护航”。 社会组织特别是公益性社会组织要做好政府助手,充当“新生力量”,帮政府“保本”,做好养老“捡剩饭补” 服务。 红十字会的职责是扶贫济困。 职业发展中心根据我国养老形势的发展变化,关注老人、空巢老人、残疾人、走失儿童等特殊老年群体的养老问题。 近年来,组织实施了“耀阳关爱失能老人行动”。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、有关部门援助、爱心企业捐赠等方式,多方筹集资金或物资,支持生活不能自理的失能老人。 为他们提供保姆式的公益养老服务。 为扩大残障老人帮扶范围,在红十字联合会的大力支持下,2014年向财政部申请**专项彩票公益基金支持残障养老服务项目 老年人,获得财政支持1.23亿元,在**范围内资助。 近600家养老机构将直接惠及4万名失能老人。  “瑶阳关爱行动”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。 **100多家爱心企业、1000多家养老机构、数千名养老工作者、爱心企业家、爱心人士、爱心志愿者参与了“瑶阳关爱行动”。 耀阳关爱行动”体现了社会组织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养老的影响力和号召力。


养老服务新模式:

  推进养老服务规范化。 养老服务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是规范养老服务行为、提高养老服务质量、促进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。 这就需要政府对养老服务行业进行顶层设计,制定统一的规范和标准; 发挥社会组织作用,创新服务方式,探索服务规范和标准。 为此,职业发展中心在建立“耀阳养老”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标准的同时,努力规范与社区和家庭的合作服务关系。 利用我国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和健康小屋等新型服务手段,加强老年人健康监管和服务; 建立与政府合作的各项规范,积极争取政府购买服务、公共建设和民间支持等; 统一执行《耀阳养老》《服务标准》。


  互联网养老服务:

  探索“互联网养老服务”之路。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,各电商提供了大量的生活便利服务。 现在很多年轻人可以在网上订餐,足不出户解决吃饭问题,而很多老年人只能带着病态的身体外出买菜。 这让我们意识到,行动不便的老人不应该面对“互联网鸿沟”,而应该推动智慧养老,让现代科技造福老年人生活,形成“互联网养老服务”模式。  “互联网养老服务”是建立智能化养老服务平台,承载生活照料、健康管理、康复护理、精神慰藉等服务内容,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的养老服务。 为此,职业发展中心与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、北京荣德科技有限公司战略合作,共同实施“关爱行动”互联网**项目。 依托“百分孝网”**平台优势,启动微公益行动,募集项目资金,资助加入耀阳公益养老联盟的养老机构。 同时,依托养老服务信息平台,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,为困难残疾老人提供**或低价公益上门服务。 努力改善失能老人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。  (中国红十字会职业发展中心主任姜丹)